“桃李园”第19期
2022级普高2班 张尚高 指导老师:罗雪
2021年,“新冠”肆虐,在这场全球性大危机的影响下,多数工厂被迫停工,员工们只能在家期待着这场病毒早日结束,大部分学校也因此停课,老师们只能在网上直播授课。
我的母校处在一座贫困的小镇上,人口特别少,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大,我们依就正常上下学。每到周末时,学校总会搞一次集会,训诫同学们不要去县城那种人流量多的地方,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里。就在上周,隔壁班一位男同学去县城看望许久不见的姑姑,回来时既没有做核酸检测也没有报备。一周后,这位男同学开始发烧、头晕,后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隔壁班被强制隔离,全校也因此停课。为防止病毒传染,全校师生被隔离在校观察14天。
刚被隔离的头两天,想着每天可以睡到12点,一起床就到饭点,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啊。可五天过后,我开始慢慢的厌卷这种生活,我有些怀念在教室里的时光。
第八天早晨六点多,我再也无法熟睡,看着窗外尚未褪尽的夜色,连我自己都不敢想,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我竟然早早起床了,这要是传出去怕也能吹上一阵。想着这几天无聊的日子,我就有逃离的冲动。今天能做些什么呢?我灵光一闪,教室被封了,我可以去图书馆呀。不再多想,洗漱完毕,我穿上校服就向图书馆奔去。到了图书馆,看着图书馆三个大字,我好似重生般的欣喜。图书馆虽说有些小,但藏书够看。我兴致勃勃地寻找自己中意的书籍,却没有找到一本我感兴趣的,这些书全是新闻报纸类的,于是我失落地准备离开了。
刚到门口,迎面走来一位女老师,留着短发,看着模样有四五十岁,我猜测这应该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但又一想,不对呀,这都什么时候了,老师们还用上班吗?见老师越走越近,我把所有疑问都压回心底,出于礼貌准备向老师问好。还没等我开口,老师看着俩手空空的我问:“同学,起这么早是来借书的吗?看样子好像并没有找到心仪的书啊。”我有些小心地回答:“老师,这些书大多都是新闻类的,内容有些看不懂。”“二楼有文学类的呀,三楼有经济学类的,我正好要去上面整理书架,你要去哪楼,我可以顺便带你去。”我突然有些惭愧,在学校也快两年半了,还是头一次知道图书馆有三层,要是传出去怕得笑掉大牙。
到了二楼,老师说:“你先去找找看有没有喜欢的书,我先去整理书了,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嗯,谢谢老师。”我看着一排排的书架,感觉二楼藏书明显比一楼多不少,我想,这下总有一本书是属于我的了吧。不知逛了多久,还是没有找到喜欢的。我有些无聊就去看看老师走了没,见老师还在那里整理书架,我连忙询问:“老师需要我帮忙吗?”“谢谢你啊,不用了,你继续去看书吧。”我有些失落,微微低下头。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连忙补上一句:“实在想帮忙也可以,就是有些麻烦。”“没事老师,我可以的。”“那我先教你怎么按编号排列书籍吧。这编号是由不同的字母构成的,每个字母所组成的编号都有所不同,而我们就是看着这编号,把它放在相应的位置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同学们找书时,只需要在电脑上搜索书名,就可以准确找到它的位置。”我暗自惊叹,原来这小小的编号作用那么大,发明编号的人真是太智慧了。可我最终还是没怎么听懂,于是只能帮老师拿拿书什么的。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书摆放好了。坐下休息时,老师问:“刚刚见你逛了那么久,是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吗?”我带着有些失落的语气回答老师:“没有,找了好久,还是不知道自己想看哪本书”“我当图书管理员也快有四年了,碰到的学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有部分学生来图书馆是带着目的,图书馆从来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过。另外一部分则是漫无目的的来到图书馆”“老师,对不起,好像我就是那个另外。”“我还没说完呢,其实图书馆同样也没有让另外一部分学生失望,我建议你可以先去看看林微因的自传,非常适合你这个年龄段看,而且易懂。”我听了老师的建议,取下那本书,就开始认真看了起来,真是越看越入迷,老师是什么时候走的我都不知道,但桌上有她留下的纸条,内容是:我要去接女儿了,见你看得那么认真也不好和你打招呼,先走了,你认真看书的时候真的很帅。看着这一字一句我内心复杂,看着手中这本记录着林微因一生的书籍,我在心里暗自说道:“真是个令人惋惜的才女,真是个热情的老师”。
2021年的“新冠”让我有失有得,从那以后我开始喜欢文字、热爱文学,图书馆成了我热爱的场所,它让我结识了顶着巨大压力完成任务的“小K罗琳”;对孤独有着独特理解的刘同;为科学奉献一生的居里夫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忍辱负重实现航海梦的哥伦布;纯真多情的三毛。让身处贫困山区的我,能够体味人间真情,看遍世间山川。
老师,谢谢你,谢谢你从我的生命里路过,是你让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让当年那个只知睡觉、吃饭的孩子,变成如个今这个追光的少年。
(责任编辑:黄欣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