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2024年4月10日,巴马民族师范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壮族三月三”。今年,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以“铸牢民族团结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为主题,举办了千人长桌宴拉歌比赛、民歌民舞表演和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庆祝了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
活动伊始,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学生们身着盛装,欢聚一堂,共同参加巴师千人长桌宴拉歌比赛。拉歌比赛作为活动的序幕,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歌唱才能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还让师生们在激昂的山歌声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氛围。
巴师千人长桌宴拉歌比赛
随着拉歌比赛的结束,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壮族三月三”民歌民舞表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开场舞蹈《山歌年年唱春光》由学校师生精心编排,舞者们身着壮族传统服饰,以优美的舞姿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开场舞《山歌年年唱春光》
随后,巴师学生演唱的山歌《校园情怀》深情款款,抒发了对美好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舞蹈《巴师踏歌三月三》则通过动感的节奏和生动的舞蹈动作,展示了壮族人民在三月三这一特殊日子里的喜悦心情。学校黄银香和郝艳琪老师共同演唱的歌曲《大地飞跃》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新的高度,歌声激昂,催人奋进。

歌曲《校园情怀》
舞蹈《巴师踏歌三月三》

歌曲《大地飞跃》
除了歌舞表演,活动还邀请到了国家二级演奏员莫崇桂以及著名笛、萧、埙演奏家、教育家李海生教授。两位教授为大家展示了芦笙独奏《侗寨狂欢夜》和坭兴陶乐杯独奏《上云端》、《孤独的牧羊人》,两位教授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深情的旋律,让巴师全体师生赞叹不已。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壮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师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国家二级演奏员莫崇桂芦笙独奏
著名笛、萧、埙演奏家、教育家李海生教授坭兴陶乐杯独奏
此外,学生表演的舞蹈《鼓舞巴师幸福来》、师生共演的民歌串烧《唱嘟嗒》、《武篆民谣》、《呗侬情深》以及舞蹈《簸箕晒出壮家情》等节目以其独特的道具和编排,向观众展示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幕,这些节目或欢快热烈,或婉约柔美,或激情四溢,或深沉内敛,充分展现了广西壮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舞蹈《鼓舞巴师幸福来》
民歌串烧、铜鼓展示

舞蹈《簸箕晒出壮家情》
最后,师生共同表演的《民族团结花盛开》将整个活动推向了最高潮。舞台上的师生们激情演唱,操场中的师生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这一刻,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和祥和的氛围中。
歌舞《民族团结花盛开》
歌舞表演结束后,各班级纷纷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三月三美食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师生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各班级的展示,现场气氛热烈而和谐。此外,活动还安排了背篓接绣球、滚铁环接力赛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竞技性,让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各班级三月三美食展示

师生共同品尝三月三美食

背篓接绣球
此次“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在传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成果和特色,也彰显了学校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活动的开展,师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壮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未来也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学校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 黄海霞 通讯员 石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