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星期四农历甲辰年(龙)五月初九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学校概况
  • 新闻公告
  • 招生考试
  • 学前教育
  • 旅游教育
  • 电商教育
  • 高中教育
  • 继续教育
  • 视频点播
  • 年度质量报告
  • 校园文化
  • 网络中心
  • 教学资源库
  • 桃李园文学社
  • 巴师学报
  • 人才培养方案
  • 示范专业项目验收
  • 学生技能网络展厅
  • 全国文明校园专题
  • 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项目
  • 65周年校庆
  • 语言文字工作宣传
  • 清廉专拦
  • 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建设
  • 您的位置:首页 >> 桃李园文学社 >> 文章阅览
    寻觅巴师文脉
    信息来源:原创  ‖  发稿作者:巴师学报主编   ‖  发布时间:2018年5月28日  ‖  查看13748次  ‖  

    谭绵胜

    巴马民师60周年校庆文艺作品集编委会给我布置一个任务:为文艺集撰写编后记。恭敬不如从命,接受任务了,我脑中即闪过一个题目——《寻觅巴师文脉》,这是文艺作品集的书名,也拿来这当编后记的标题吧,因为整整一年的编撰文艺集之路其实就是一次难忘的寻觅、触摸巴师文脉之旅。

    记得在一年前,黄正杰校长把编写巴马民师60周年校庆文艺作品集的光荣任务交给教务处,当时编委几位成员为组稿工作进展缓慢而愁眉不展。为了查阅一些久远的资料,我带着无比虔诚的心初登状元楼。在那里,我无意中发现厚厚一沓桃李园刊物,这些刊物诞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用人工蜡纸刻印。因为年代久远且保存方式不当,纸张已经如陈年枯叶般易碎。我小心翼翼地翻阅这些文章,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住我的目光:罗伏龙、覃祥周、韦水妹、黄高德、蓝振林、周龙、莫景春、廖庆堂、张海旭、黄坚、潘莹宇、黄格、王进、韦望林、韦云海、苏湘红、黄柯云、夏宗苏、王文昌、陈伟、周雄剑、张永红、苏法勇、韦绍新……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广西文坛的麒麟山作家啊,其中有不少作家著作已蜚声区内外。这时候,我感觉自己已经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了,我得先从这些文物级别的桃李园刊物入手。我兴奋地蹲在地上拜读桃李园前辈们的文章,因为太过于痴迷,最后双腿发麻几乎站不起来。这些来自最初桃李园的文章,给我们编委很大帮助。如今我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桃李园,就没有《寻觅巴师文脉》这本书。

    也许,二三十年前桃李园文学社学生们的作品文笔略显稚嫩,但是,这些作品仍然能够吸引我不断往下阅读,让我欲罢不能。有一次,在阅读那些作品之后,我随意写下一些文字记录当时的感受:繁忙的工作之余/寻找缝隙躲避于故纸堆中/身体如雕像般僵化/灵魂出窍穿越几十年/和那时的作者对话/小心翼翼地翻页/生怕那些思想粉碎成尘/一年之后/期待着这些作品重生/而我/眼中满满的是父母注视孩子的喜悦。这些作品历经几十年,阅读时仍然能让我“灵魂出窍”,这说明其文学魅力已经穿越了时空。

    我还清晰记得,我打电话向校友作家们约稿时的情景,虽然和大部分作家尚未谋面,只是闻其名读其作,但是他们均爽快答应赐稿,表示一定鼎力支持母校编撰文艺作品集。在QQ中他们分享自己学生时代发表在《桃李园》的作品,欢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回忆起桃李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昨日重现。当年的桃李树苗在文学的伊甸园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但他们身上仍然散发着昔日浓郁的桃李园芬芳气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巴师文脉已茁壮成长,这有大量作品为证,那么,六七十年代巴师文脉长势若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无法回答。编委寻觅了很久却找不到任何一篇发表在1979年以前的文章。或许是我们的虔诚感动了上天,有一天,我在黄校长的书架上发现一本纪念册,里面有1957年巴师建校时第一届学子王光荣的一篇文章——《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读罢此文,我心中有了答案。从当年的青涩少年成长为资深教授的王光荣在文章中回忆,他加入当时巴师的文学社,还担任校刊的主编。由此可见,巴师从创校伊始就已经在学子们当中播下文学的种子。

    进入新世纪,巴师文脉根深叶茂。比如,在黄土路先生主持的“生如夏花诗歌朗诵会”上,我看到了桃李园春意盎然。朗诵会上,老中青三代桃李园文学社老师和社员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原创作品,整个教室弥漫着诗歌的芳香。当时我想,巴师文脉的延续和壮大,主要靠现在和未来的桃李园人,桃李园人应该且必须构成巴师文脉的主脉。

    写到此先小结一下,巴师文脉萌芽于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茁壮成长于八九十年代,根深叶茂于新世纪,历年来桃李园文学社的广大社员和文学爱好者们共同构成雄健而灵动的巴师文脉,其声色,其质地,在桂西北乃至全区全国,泛着独具一格的流响,散发扑鼻的清香。

    风风雨雨六十载,巴师文脉之所以能够从萌芽到茁壮成长再到根深叶茂,这和历任领导重视文学新生力量的培养以及桃李园文学社导师们的辛勤耕耘分不开。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做出奉献的前辈:罗伏龙、何成相、黄正杰、覃祥周、覃波、翁家尊、黄语新、黄若萍、黄秀德、黄必庄、邓克昂、黄高德、韦仁海、黄海相、王建军、韦水妹、韦峰等,正是他们对文学的无比热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巴师文脉才可以茁壮成长。在此,我就说说我特别熟悉的三位校长吧。罗校长不仅在治校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同样引人注目。罗老一共担任了19年的巴师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始终坚持笔耕不辍,文学作品硕果累累,已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山情水韵》《爱的回音》《春华秋实》《天高地阔》《罗伏龙散文选》及诗集《罗伏龙诗词选》《卧龙宫诗词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创建了桃李园文学社并一直担任该文学社的导师,亲自浇灌桃李树苗,在退休后还经常应邀给学生做文学讲座。如果哪一天你在巴师校园散步时见到一位年逾古稀、气度儒雅、手中经常拿着几本文学刊物的老人,那一定是罗老校长。罗老退休,何成相校长接任,继续传递文学薪火。何校长的文学造诣和演讲口才在巴师有口皆碑,他对“文化治校文学育人”办学理念的坚持有目共睹,在此不必罗列他的文学作品,也不必列举他推动巴师文学创作的具体举措。在此只举一个小例子,何校长是在出差途中接到编委的约稿电话,他在工作的间隙创作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巴师送我情》,前后仅用一天的时间。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如果没有对巴师的深深依恋,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一篇文采飞扬的感人文章?虽说因为工作需要,何校长已经到新的岗位工作,但是他的心从未离开过巴师。继往开来,黄正杰校长接任。黄校长依然高度重视校园文学社,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使桃李园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黄校长对巴师文学社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这点从他的《我的“桃李园”情结》一文可以看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校刊《桃李园》的文学水准,为了让巴师桃李们有高水平的文学导师,他不但担任该刊的顾问,还为同学们聘请了著名作家黄土路先生担任巴师的文学客座教授。有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文学名家、文学导师的引领,同学们才可以在文学的海洋里自在遨游。

    巴师自建校以来,在文学领域培养出不少文学名家。正如上文提到的活跃在广西乃至中国文坛的麒麟山作家群,他们是河池作家群的顶尖力量,是广西文坛的中坚力量,几乎都是广西作协会员或者是中国作协会员。这些作家中的任何一位都有累累硕果,如果在此要一一罗列他们的文学成就,绝对是无法做到,因为麒麟山作家们所发表的文学作品有的达到几十万字,有的达到上百万字甚至几百万字,他们的作品或著作全部叠起来恐怕比姚明还要高。关于他们的文学成就在《梦回桃李园》或《寻觅巴师文脉》这两本书的作家简介里编者已经有所介绍,因此不必赘述。在此,笔者想借本书一角谈谈几位作家给我留下的印象。

    先说离我最近的瑶鹰,他是巴马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有一次,我诞生向他讨教的念头,于是就把自己无聊时写的一些文字发送给他,请他斧正,时值已是深更半夜,没想到他竟然很快接收,而且以我意想不到的速度帮我润色,且所修改之处均令我深深叹服。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的交往逐渐深入,关系可谓亦师亦友。瑶鹰多才多艺,有一副令人羡慕的歌喉;弹得一手好琴,年轻时应该拨动过不少少女之心;能写一手好字,在书法之乡巴马亦有一席之地。然而,不要因为这些特长而忽略瑶鹰的文学才华。瑶鹰作品颇丰,最新散文集《故事像花瓣一样飘满故乡》得到广西作协副主席黄佩华的高度评价:“他的散文字里行间充盈着瑶民族厚重的精神,仿佛是大石山里弄山寨的一生呐喊,……他的散文字里行间散发出灵魂深处浓浓的乡愁,……他的散文字里行间飘荡着故乡的故事。”有黄佩华先生的这些评论,瑶鹰的文学才华和成就不再需要我多说一个字。

    再说离我远一点的东兰文联主席黄坚。据说黄坚善饮,这一点我不太相信,在我看来,黄坚文质彬彬,儒雅有礼,怎么看都不像是善饮之人。然而,到过东兰的文友们在黄坚的热情款待之后均这么说,不由我不信。再说,以我一杯之量哪能测得出黄坚酒量的深浅?黄坚的酒量究竟有多深?这对我永远是一个谜。不过有一点我十分肯定:巅峰时黄坚的酒量绝对比不过他的文学作品的质和量。黄坚写作,初始是一篇一篇发表,近几年他出版的作品以本为单位。比如,最近黄坚送给母校一大箱刚刚出版的著作——《东兰革命先烈丛书》,一套三本,近80万字。广西作协常务副主席严风华这样评价黄坚的作品:“他的小说呈现出欢愉与苦恼参杂、幸福与困苦交替、愤懑与释怀同存的生活形态”,“黄坚执笔撰写、主编的《东兰革命先烈丛书》,分别用小说、散文的笔法,……真实反映了从明朝正德年间,土司韦虎臣一家四代率兵在浙江沿海抗击倭寇,到韦拔群等革命将领率领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历史。……黄坚重拾旧梦,还原历史,使后人又可以看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记住了不该被忘却的历史。”黄坚的作品得到严风华先生的肯定,是他的荣光,亦是母校的荣光。

    除了上文提到的瑶鹰和黄坚这两颗耀眼文坛明珠以外,麒麟山作家群中的另外23位作家同样星光灿烂。你看,周龙的小说屡屡登上名刊;韦望林四十多岁又重新执笔写了长篇《她从山中来》,网络销售火红;苏湘红的作品高产高质,源源不断,他目前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达350多篇(首)……校友作家们的文学成就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当然,除了麒麟山作家群以外,还有不少巴师文学爱好者秉承巴师文学之风,他们同样是巴师文脉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虽然不具有作家的身份,作品数量未必很多,但是其作品质量却相当高。比如,现供职于东兰政法委的张明红书记,就是一位文学高手。笔者曾经拜读过他的一篇中篇小说《眼》,通过这只“眼”,我看到了中国农村部分地区仍然十分愚昧、落后、困顿,认识到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是多么的英明,明白了扶贫先扶智、扶志的必要性。张书记文笔凝练,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读罢难以忘怀。只可惜《文脉》一书篇幅有限,错过了很多像《眼》这样的佳作。

    时序流转,春去春又来。人生代代无穷已,桃李年年绽芬芳。桃李园这个巴师文脉的心脏,一直汩汩流淌着新鲜的血液,让这条文脉永远跳动,让巴师的精神具备充沛的活力和张力。

    再回首,60年砥砺前行,60载薪火相传,巴师的文学成就早已名声在外;望前路,巴师文学人风雨兼程,巴师文脉必将延伸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2017.6.12


                  
       上一篇: 桃李争妍喜回眸
       下一篇: 古道情长
        返回顶部↑
    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   桂ICP备05007590号   网址:www.bmmsbmlx.cn www.gxhc3g.com   技术支持:广西至胜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 广西网警ICP备案 网警备案:45270102000044
    警警
    察察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300*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By:Nzcms v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