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园”第19期
2022级艺术综合班 韦彩园 指导老师:韦盛杰
书籍是人类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载着人类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书卷日益增多,我们要阅读的书籍和要学习的知识也不断增多。在我看来,向往飞翔,读书求学是必备的羽翼。
读书让人获得知识。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在于此。读书让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尽管只活到了五十一岁,但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创作了九十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极为高超、深刻反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小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勤奋的读书和不懈的努力。他还在上小学时,就迷上了读书。平时一有空,他总是溜到图书馆去看书。由于沉迷于读书,他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不得不被学校强制休学。身体稍有好转后,他又重新投入到读书中。父亲反对他学习文学,要求他改学法律,并安排他到法律事务所工作。然而,他仍然坚持阅读文艺书籍。在工作之余,他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最终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大作家。因此,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知识则是我们腾飞的基础。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读书让人提高修养。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头冒汗。他就用这种驱寒方法坚持读书。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达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得深细、体会得全面。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更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此间潜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读书让人开阔视野。阅读经典名著,如《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俗、礼仪、家族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拓展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视野。人的生活范围有限,常受到空间与时间的束缚,仅与身边的人交谈,见识会显得肤浅,学识也难免简陋。然而,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消失殆尽。我们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的智慧和风情。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壮丽;领略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机;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伤;共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我们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一县、一市、一省、一国,而是扩展至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宇宙。这就是读书所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让我们插上读书求学的羽翼,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文化的天空下飞翔,在书籍中领略知识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书籍中培养文雅得体的品格修养,在书籍中看尽奇妙的大千世界……
(责任编辑:谭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