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园”第19期
蒙现霄
小人书,现在的孩子和年轻人大概都没见过。对于我同辈的人来说,小人书也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但对我而言,小人书是我的启蒙老师。
小人书是连环画的通俗名称。小时候,我从小人书里认识了刘胡兰、赵一曼、小兵张嘎、董存瑞、黄继光等等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在我不识字的时候,我看小人书上画面的图案,隔壁的小哥哥朗读图案下面的文字,我似懂非懂;识字以后,妈妈看小人书上的图案,我朗读图案下面的文字,妈妈则似懂非懂。
我爱看小人书,妈妈也爱看小人书。但妈妈是百分之百的文盲,用她自己的幽默话语来说就是:“把‘一’字写得像头大水牛那么大都认不出来。”
这话一点也不假。有一次,隔壁的小哥哥拿了一本小人书给我,书名是《开枪为他送行》,非常好看。可惜后面有一半的页面被撕掉了,结局如何无法知晓,我心里非常着急。小哥哥告诉我,集市上的新华书店有卖。于是,在妈妈去赶集的那一天,我便央求她帮我买。我教妈妈念书名“开枪为他送行”,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记住为止。
那一天,我一有空就跑到村头,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妈妈归来。终于,妈妈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想到雾一般的谜团即将解开,我心里格外激动。但是,当妈妈把小人书拿出来的时候,我失望极了。妈妈买的不是《开枪为他送行》,而是《桃李梅》,我的心头又重新被雾气笼罩。
看着我失望的样子,妈妈内疚地说:“唉,妈妈真没用,把书名给忘了。”
“你为什么买这本《桃李梅》呢?”我疑惑地问。
“我把过程告诉你吧。”妈妈像讲故事似地对我说,“走进书店,我跟售货员说我女儿要买一本小人书,书名我忘了。售货员就把书架上所有的书名念了一遍,可我觉得没有一本书是你想要的。”说到这儿,妈妈停顿了一下。
我好奇地追问:“后来呢?”
“后来我好像记起来了,书名叫《一个本》,可售货员说没有这本书。”
“妈妈,什么《一个本》啊。我交代你的时候是说买一本小人书。”
“哦,原来是这样。后来我好像又想起来了,书名叫《六个本》,售货员还是说没有。”
“妈妈,什么《六个本》啊,我是说‘开枪为他送行’共六个字。”
我觉得又好笑又难过。好笑的是妈妈这个百分之百的文盲竟然干了这么一件幽默的事情;难过的是让妈妈这个百分之百的文盲帮我买小人书,有点强人所难。
“唉,”妈妈长长地叹了口气,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霄儿,哪怕我砸锅卖铁也要送你读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啊!”
《桃李梅》也很好看,讲述的故事是明万历年间,知县袁如海有三个女儿玉桃、玉李、玉梅。玉桃嫁与总兵府承吏赵运华;次女玉李许配给甥儿颜文敏,却不幸被三镇总兵郎亨行看中,郎为人残暴专横,迫使赵运华为媒,强逼袁如海应下亲事。三女玉梅精通诗书,聪明过人,她女扮男装改名进京赴考,路遇应试举子鸿学勤,两人一见钟情,便共进京赴考。玉梅偶中状元,钦封八府巡按,回乡智斗总兵郎亨行,最终玉李、玉梅如愿以偿,她们在“桃艳李艳梅更艳,佩圆月圆人更圆”声中齐拜花堂。这个精彩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坚信:“知识拯救自己,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主人公玉梅的聪明机智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激励我不畏艰辛,努力学习。
后来,我中考的时候,爸爸希望我考卫校,当一名护士。妈妈则希望我考中师,当一名教师。我随妈妈的愿望,当了一名传播文化知识的教师,妈妈为我感到自豪。
小人书不仅让我认识了字,感悟了画面内容,领略了人物魅力,更重要的是为我指明了人生方向。
感谢小人书,更感谢妈妈。
(责任编辑:谭绵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