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原社长、总编,壮族山歌王覃祥周教授应邀到我校进行铜鼓山歌文化主题讲座。讲座在学校环幕教室进行,学校领导、老师及民族铜鼓舞社团成员、学生山歌手共190人参加活动,学校领导覃波校长、蓝必亮副校长到场听讲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讲座之前,上午9:10在学校艺术楼一楼举行河池市职业教育集团刘三姐歌谣传承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基地揭牌仪式。覃波校长、纪委黄德英书记、蓝必亮副校长,民族文化传承主题项目组成员、音乐组教师、民族铜鼓舞社团成员参加仪式。韦盛杰副校长主持仪式,覃波校长和特邀嘉宾广西山歌学会原会长、广西山歌专业委员会原主任覃祥周教授为基地揭牌。
9:20,环幕教室已座无虚席,师生们翘首以盼,带着饱满的情绪等待专家山歌王开讲。按时到场的覃波校长和蓝必亮副校长与覃祥周教授见面,亲切交谈,为讲座营造了一种暖意融融的氛围。9:28,主持人上台发言,先介绍主讲人覃祥周教授,然后请覃波校长给覃祥周教授颁发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专家顾问聘书。
覃祥周教授以《新时代山歌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展开讲座内容。他先对发展“铜鼓山歌”文化的意义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河池铜鼓山歌品牌文化的重要价值,肯定了巴马民师参与铜鼓山歌艺术节的成效,肯定了巴师铜鼓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的成果,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接着,讲述了祖国西南边陲山歌习俗、山歌的艺术特色、山歌的主要作用、民语山歌的翻译、新时代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他结合自己在国内外传播山歌文化的经历,列举实例,生动有趣地揭示了山歌的使用功能和艺术魅力,叙述山歌在国内的影响,也叙述了刘三姐山歌文化在东南亚和欧美的传播和影响。覃教授现场使用壮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来演唱山歌,还讲述了自己使用多种语言让壮族山歌走向世界的动人故事,听众连连报以喝彩和热烈的掌声。在讲座的最后部分,他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山歌文化传承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有山歌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要求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要培训山歌师资,编好教材,处理好山歌文化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展教学活动,外出参观,定期搞比赛,让山歌进课堂,进头脑。
讲座中,覃教授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收放自如,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启人心智,感染力强,给大家带来了一席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让师生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大家从覃教授的言语中,领略了壮族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代言、以歌代斗、以歌择偶的独特风情,知道山歌是传承与弘扬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将壮族的语言、风俗、信仰等文化元素代代相传,使壮族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11:40,覃教授讲座结束,两个多小时,每一位听众都自始至终被精彩的山歌故事所吸引,被覃教授洪亮鲜明的话语、甜美圆润的歌声所感动,陶醉在情趣盎然、韵味十足的山歌艺术境界里。
覃教授是广西东兰县人,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辑、译审,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委。他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法官学院广西分院和广西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玉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山歌学会原会长,广西山歌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广西“四星级”壮族山歌王,多次担任歌王对抗赛首席评委。他曾八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全国“两会”进行壮语翻译,还把山歌唱到东南亚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他在山歌理论与山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山歌业界称为“山歌王中王”,“专家学者型山歌王”,是民族文化领域的资深行家。因此,我校结合广西中职双优建设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高质量发展、师资培训的要求,特邀覃教授到校讲学。
本次讲座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使听者得到极高的艺术享受,历经一次民族精神的洗礼。师生们将遵循覃教授的铜鼓山歌文化理念,弘扬铜鼓山歌文化精神,努力投入铜鼓山歌文化实践,开创铜鼓山歌文化传承新局面,培养更多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才,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祖国南疆的稳定和繁荣,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地揭牌仪式及讲座活动,由学校教研处魏刚主任、教务处陆英明主任、教务处黄银香副主任、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室谭绵胜副主任策划和组织,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室覃波主任主持讲座。
(通讯员:魏刚 摄影: 蒙安洋、谭绵胜)

覃波校长(右)给覃祥周教授(左)颁发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专家顾问证书

覃祥周教授主讲
民族文化传承主题项目组部分成员与覃祥周教授(右四)合影
覃波校长(前排(右))、蓝必亮副校长(前排右三)到场听讲座
讲座现场
覃波校长(左)与覃祥周教授(右)为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揭牌
韦盛杰副校长(右)主持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揭牌仪式
参加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揭牌仪式的人员合影
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室覃波主任主持讲座
学校给覃祥周教授颁发的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专家顾问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