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28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南宁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我校领导、师生及特邀专家共14人参加本次活动并圆满完成论坛与会任务及学生技术技能展任务。我校师生的技术技能展示反响良好。
27日上午,黄正杰校长、黄德英副校长参加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开幕式,之后参加专题论坛活动。电信部黄忠益主任也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专题包括“共建技能社会——产教融合对话”“数字技能增能——数字技能开发与技能社会建设”“新机遇新发展——‘一带一路’交通职业教育论坛”。职业教育装备展和学生技术技能展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有包括东盟各国学生在内的80余所职业院校参加展示。
本次活动的现场,分为“高水平职业院校办学成果”“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族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开放合作”“文化创意”八大展区。我校在“乡村振兴”展区参加学生技术技能展活动。展示的主题是“特色职教助推乡村旅游振兴”及“粤桂职业教育协作”。重点推介铜鼓文化与职业教育互相融合的做法及成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利用铜鼓文化中的铜鼓演奏技艺、民族歌舞艺术、铜鼓铸造技艺来为乡村旅游服务,促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数量,改善老区旅游区域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展位展示了大型音乐铜鼓、小型音乐铜鼓、皮鼓、竹筛、壮瑶服饰、铜鼓铸造范模等铜鼓文化实物,并以民族铜鼓舞、民族歌舞等动态文化传承方式展示铜鼓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功用。东兰民间音乐铜鼓发明人谭安益先生现场介绍铜鼓铸造技艺流程,说明增加铸造铜鼓数量对扩大乡村旅游业规模、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展示过程中,许多学校的师生及嘉宾纷纷来到巴师展位参观、体验和交流,饶有兴趣地欣赏热列奔放的民族铜鼓舞和风味独特的壮瑶民歌。一些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在巴师展位上认真地学敲音乐铜鼓,乐此不疲。28日下午4:30,自治区教育厅黄雄彪副厅长到巴师展位观看民族铜鼓舞表演,只见他神情激动,表情亲切,不断地向展位上的师生招手示意,最后在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中依依不舍地离开巴师展位。下午5:00,学生技术技能展活动结束。
今年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活动,我校一如既往高度重视。有关工作由招生办、教研处负责安排落实,黄德英副校长、蓝必亮副校长悉心指导,强调以铜鼓文化为主题的节目要有所创新,既要紧扣展区主题又要体现特色魅力。韦仕龙、黄银香两位老师合作指导舞蹈、音乐,韦仕龙老师还在展区全程指导学生展演。覃柯翔老师负责乡村旅游业发展中铜鼓文化状况的调研,并协助收集图片资料,参加展板的编辑工作。潘龄任老师负责展板的英文翻译。学校特邀校企合作单位东兰音乐铜鼓厂创始人、铜鼓铸造技艺大师、民间音乐铜鼓发明人谭安益先生参加展示活动,因此,使得活动内容更加充实,特色更加鲜明,效果更为显著。
通过本次展示活动,我校又一次较好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在特色职教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也为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创新之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讯员 谭绵胜 摄影 韦仕龙)

巴师师生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会堂前留影

巴师师生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主会场留影
自治区教育厅黄雄彪副厅长到巴马民师展位观看民族铜鼓舞表演
黄德英副校长(前中)在巴马民师展位与学生合影
韦仕龙老师(中)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广西联络处王卓然主任(左)介绍巴马长寿文化和东兰铜鼓文化

王卓然主任在巴马民师展位上感受铜鼓文化

巴马民师学生才艺表演

东盟国留学生到巴师展位学敲铜鼓

兄弟院校学生到巴师展位体验铜鼓演奏

媒体记者到巴师展位采访

巴师展位上的铜鼓铸造范模及我校自编铜鼓教材、铜鼓文化宣传册